第一、所有商用物聯網設備必須經過嚴格的監管認證
就好比,你自己想要開發或是商業化自己的物聯網設備,首要條件就是要獲取相關市場的射頻認證。這一目的就是為了監管測試確保物聯網通信設備的兼容,減少共享無線電頻譜中的干擾。但是不足的地方,就是現在全球還未有通用的認證機構,一般來講,都是每個國家或地區自己的組織來進行的認證。其中我國是無線電管理委員會的SRRC認證。
可不要把這個認證過程想的過于簡單,因為實際上它的整個流程是非常繁瑣的,光是準備和提及資料的時間就需要幾周甚至幾個月,更不要說高額的測試成本了。而對于多數的企業來講,他們是不愿意承受高額的成本的,因此就需要減少監管測試成本,目前來看,最佳方法是從產品設計的第一天開始就計劃并選擇“預先認證”的設備組件。
第二、邊緣智能是需要設備智能還是邊緣網關智能
由于物聯網時代發展之下,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數據,而其中邊緣計算則獲取了巨大的推動力,對此也不難證明,因為在云或數據中心中處理和存儲所有數據是昂貴且低效的。而在這里要注意的是,因數據的來源都是不想關的,所以也就不需要轉移到云端。例如,狀態消息可能僅在通知異常時才有用。那么,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發現邊緣計算就顯得越來越重要,通過在本地實現數據的智能處理,從而打造更敏捷的物聯網。
第三、物聯網設備不需要(公共)IP地址,以免暴露更多安全威脅
現在來看,網絡應該是當今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而為了讓人們使用方便,也會在各種公共場所中設有免費WIFI,以便于更好的應用網絡。但是對于物聯網設備來講,它并不是我們普通的智能設備那樣,因為它有著大量的生產數據信息,而公共網絡中多會出現安全問題,所以許多物聯網設備不需要甚至不需要公用IP地址,以避免安全問題的產生。
但有的時候,對于在大規模物聯網網絡中,讓每個設備直接連接到互聯網會顯著增加安全漏洞的風險,因此就需要確保所有設備都支持多種加密協議(如TLS/SSL),而最好的方式還是使用非IP連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