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86177077
9:00-17:00(工作日)
最近,高德一封公開的內部信讓整個互聯網圈都將目光聚焦在了地圖身上。在內部信中老俞高調宣揚同比增長120%的用戶數據及十一當天過億的導航規劃服務次數等數據,并提出專注而專業、一個高德,一云多屏的戰略。不過,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用戶需求更加廣泛復雜,僅僅 專注于專業導航需求的地圖對用戶來說就顯得不太夠用,以眼花繚亂的基礎數據為衡量標準也不再是那么有說服力。近期更新了地圖數據的ios9也因為糟糕的位置服務讓用戶詬病,基于簡單地理映射的移動地圖的時代已經過去,BAT三家的地圖標注產品,又將如何乘風而上呢? 地圖3.0時代,拼基礎數據已OUT 移動互聯網時代最重要的三個元素是什么?SoLoMo,即Social(社會化)、Local(本地化)和Mobile(移動化),這個概念想必為很多人熟知,對于移動地圖而言,這三大元素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社會化標注手段讓人人可為地圖貢獻圖層數據和定位數據,本地化則將地圖與本地生活服務結合起來,移動化是人們使用地圖的場景已從PC過渡到移動設備如手機、手表。相對于第一代電子地圖而言,移動地圖可以說是2.0時代。 一個業界共識的是,移動互聯網出現近10年之后,正在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有人稱之為后移動互聯網時代,有人稱之為實體互聯網時代,筆者將其核心總結為三個元素:實體、內容和數據(Entity、Content和Data)。移動互聯網上的節點越來越多是生活中的實體,商家、硬件等等;移動互聯網的重心不再是基礎工具而是內容填充,包括娛樂、實體諸多內容;移動互聯網的商業模式基礎都將是圍繞數據,圍繞數據做健康、做體育、做服務、做營銷、做互聯網+……與這幾個元素相匹配,地圖已進入3.0時代。 2.0時代,地圖只是將傳統電子地圖移動化、本地化和社會化,本質上依然只是一個映射『地理位置』信息的工具,所以它最核心的功能是定位和導航,基于兩個圖層:地理圖層和路網信息。而3.0時代,地圖的功能是本地生活服務的入口,真實世界在網絡的空間映射,用時髦的話說,它是原子世界『比特化』的橋梁,所以3.0時代的地圖最核心的是,構建上層應用數據,這些數據包括: 1、POI數據(Point of Interest)。這些數據包括周邊的酒店、餐廳、景區、加油站等信息,地圖平臺通過專業力量抑或商家自行標注來完善這些數據。 2、動態內容。例如乘客用地圖查看附近的專車,商家用地圖查看附近的人流變化,媒體用地圖查看節假日的遷徙情況,交通部門用地圖管理車流,這些數據不是興趣點,而是動態變化、移動中的數據,基于物聯網、地圖API等技術,地圖可以收集海量動態數據。 3、可獲取的服務內容。2.0時代地圖上的數據只是『信息』,例如餐廳你只能看位置信息,最多可以接入點評數據,現在移動O2O正在快速發展,地圖很自然地充當了O2O服務的入口,用戶在查詢周邊酒店之后,直接預訂支付,路徑更加自然簡單,除了訂酒店,還有訂餐廳、叫車服務等等。 蘋果地圖之所以體驗不好,核心還是因為沒有做好上述這些內容,遺憾的是,在導航等地圖基礎功能上,蘋果地圖又遠不如百度、高德們好用。可以說,蘋果地圖是iOS上非常糟糕的一款內置應用,有損蘋果整體體驗。 在Android Wear與搜狗地圖合作之后,我提出過這樣一個觀點:海外地圖在中國市場都不能很好提供服務,主要原因在于數據層面:不只是地圖本身的地理位置圖層信息,而是地圖上面的POI(Pointof Interest)數據,這些數據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去收集,需要時間上的積累,無法直接買到手。這是為什么Apple Watch以及iPhone在蘋果擁有自己地圖的前提下,在中國市場還是選擇使用第三方地圖數據的原因。 百度已抓住地圖3.0時代,高德、搜狗或跟進 實際上地圖上層數據做得最全的,或者說已進入地圖3.0時代的,只有百度地圖。這與百度整體的大戰略即O2O有巨大的關系。百度要做O2O,最核心的支撐離不開地圖和支付,地圖負責匯聚實體服務內容和世界空間數據做入口,支付則負責完成交易閉環,從入口到支付,再加搜索等技術,百度構建一個完善的O2O體系,沒有缺失的環節,從百度財報所公布的數據新增來看,更能看出百度O2O戰略中地圖的重要性。 在過去的幾年里,百度地圖亦采取了保障基礎數據的同時,加大上層內容的構建,即POI數據、動態數據以及可獲取的服務。在可獲取的服務內容上,百度地圖已打通了酒店、用車服務,在國慶節期間酒店預訂數據暴增,再次驗證了地圖對于O2O的入口價值,其地圖未來應該還將整合餐飲等服務,實現真正的『所見即所得』。 可以說,百度地圖已經完成了O2O時代的上層服務內容的構建。更重要的是,這些內容不是靜態的,而百度已經搭建一個動態的內容更新體系,這些是其他平臺的短板。 再來看看高德地圖,作為地圖行業的老二,高德地圖在被阿里收購之后可謂奮起直追,通過林志玲語音導航等營銷手段賺足了眼球。國慶節剛過,俞永福就發郵件總結高德在國慶期間的成績,表示要『踏實做好基礎數據』,高德地圖更專注于出行導航這一地圖的『本職工作』上,這是高德的發家之本,而對于高德地圖與O2O服務的結合,在POI、動態大數據、可獲取服務這些上層應用上的成果,只字未提。實際上,在高德被阿里收購之后,業界就認為這主要是阿里布局O2O的考慮,在支付這只手已經具備的前提下補齊『地圖』這只左手,不過地圖業務與阿里O2O如何協作目前依然還看不清楚——當然,阿里O2O也比百度要晚至少一年,投資60億的口碑剛剛才被復活,現正在大力做商家服務獲取,即全民開店計劃。商家等數據收集到一定數量之后,阿里才會考慮將O2O上層數據與高德地圖整合。 地圖行業老三是搜狗地圖,其主打出行,跟高德在一個層面競爭。搜狗目前并未大力做O2O,其股東騰訊有布局O2O,主要是投資大眾點評。支付上騰訊力推微信支付,地圖上騰訊投資四維圖新并推出騰訊地圖品牌,與搜狗地圖未來如何整合,騰訊地圖如何發展,目前尚未有對外公開的數據。地圖這事兒騰訊似乎并不是很看重,更未將其當做公司級戰略業務在做。 地圖3.0時代,映射真實世界,充當O2O服務入口,是它的新使命,未來高德或許不再只立足于基礎數據,而是跟進百度地圖的策略,騰訊對于地圖應用會更重視并同樣走上O2O之路。
標簽:湖北 紹興 湖南 武漢 廈門 茂名 宿州 常州
上一篇:互聯網百度地圖標注激活高爾夫消費
下一篇:搜狗地圖標注與騰訊地圖標注大比拼
Copyright ? 1999-2012 誠信 合法 規范的巨人網絡通訊始建于2005年
蘇ICP備15040257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