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電話機器人該為騷擾電話背鍋嗎?
該嗎?太該了!
一天可以打1000通電話,不知疲倦,撥打效率是人工的5倍,騷擾的效率就是人工的5倍。
按照這個效率,以前一天接到一通騷擾電話,現在一天至少能接到5通。
截至 2018 年 8 月底,12321 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 舉報受理中心受理用戶關于涉嫌騷擾電話的舉報共計 37 余萬件次,整體呈現增長趨勢。其中內容為貸款理 財類、房產中介類、股票證券類等商業營銷類占比六 成;涉嫌違法犯罪類占比近三成;呼死你、響一聲就 掛等惡意騷擾類占比一成。
——熊惟楚,中國信通院,《信息通信技術與政策》2018 年 10 月第 10 期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里,營銷電話等同于騷擾電話。
電話機器人的便捷性與高效率,讓營銷電話得以極低的成本實現大量外呼,這也就等同于讓騷擾電話更容易地入侵我們的日常生活甚至是隱私。
去年8月,國家頒布出臺了《綜合整治騷擾電話專項行動方案》,將治理騷擾電話推向高潮,順而電話機器人成為口誅筆伐的對象。
電話機器人不過是一個工具,讓一個工具來背整個騷擾電話亂象的鍋,似乎有些沉重。
電話機器人與騷擾電話的相關性,直覺并非真相
電話機器人,也許有些人第一次聽。
這確實是一個新鮮詞,2018年4月才開始興起。
這是百度指數,從圖上可以看到,4月之前,搜索熱度為0;4月之后,隨著電話機器人廠商的市場投入,電話機器人才逐漸走入大眾視野。
電話機器人是隨著AI浪潮而興起的新鮮事物。從電話機器人問世到現在也就不足一年的光景。
對比看一下騷擾電話的搜索指數:
騷擾電話這一社會頑疾,存在已久,搜索熱度幾乎平穩不變。今年8月份的出現一個小高峰,這個高峰的時間點與此時出臺了電話騷擾整治方案,引發了全媒體的輿論熱潮??鄢@方面的影響,幾乎也可視為保持不變。
關于騷擾電話,用戶關注的是什么?
從騷擾電話相關的需求圖譜,用戶關注的是如何查詢、舉報騷擾電話等。
如果因為電話機器人導致騷擾電話的5倍數量的增加,那么應對騷擾電話,如何攔截,如何舉報的關注度勢必會隨之增加。
實際上,相較于電話機器人的走熱,人們對騷擾電話的關注度表現平平。
直覺,往往不是真相。對技術的恐懼,并不代表技術本身的缺陷。
上述通過百度指數分析的結論,不夠科學,但至少可以從一個側面說明,電話機器人與騷擾電話亂象的相關性,或許沒有我們想的那么嚴重。
騷擾電話亂象背后的利益鏈條,不是一個電話機器人所能承受之重
整治騷擾電話,一直都是個難題。
騷擾電話業已形成了極具規模的灰色產業鏈,包括三方:廣告主、資源商、平臺商。
廣告主:是騷擾電話的需求者,由電話營銷的商家,甚至包括惡意騷擾者和違法犯罪分子構成;
資源商:是用戶個人信息收集者,為廣告主提供用戶群體信息和相關的分析業務;
平臺商:是電話撥打者,細分為兩類:
電話機器人只在這個環節出場。
高效率、低成本地成為電話撥打的催化劑,催化劑并不改變事件的性質,只是加快反應速度。
該鏈條涉及商業需求旺盛、精準信息獲取、主動營銷擾民、線下交易達成等四個關鍵環節,各環節緊密銜接形成閉環,相互推動愈演愈烈。
僅從這個鏈條上游的廣告主來說,商業營銷類的騷擾電話分類涉及到貸款理財、股票證券、房產中介、教育培訓等多個行業,這些商家企業由銀保監會、證監會、住建部、教育部等不同的行業主管部門進行管理。還有電話營銷最大的受益者:電信運營商。
盤根錯節的利益鏈條,當人們面對的問題復雜且棘手時,找個替罪羊是最容易的辦法。
打電話就一定導致騷擾嗎?
未必。
起初,電話營銷作為一種行之有效的營銷手段,為什么會演變成人人喊打的騷擾電話?既然人人喊打,卻又為何屢禁不止呢?
這也就回到了,為什么騷擾電話治理難的另一個重要原因——鑒定難。
何謂營銷電話?
電話營銷(Telemarketing)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隨后很快成為一種被眾多企業陸續用來開發客戶、聯系客戶的銷售模式。據美國電話營銷協會的官方數據統計,在美國本土市場上的電話營銷(包括電話銷售、電話客服)所創造的產值高達5千億美元。而傳入我國則是在上世紀的90年代末。
電話營銷的繁榮得益于兩點:一是電話的發明和普及,二是企業在愈演愈烈的競爭中的求生欲。
電話營銷基本上不受時空的局限,能在各行各業中運用,還擁有強大的one by one溝通能力,反應的時間短,靈活性強。相較于傳統的上門推銷,或者擺點行銷,在人力、物力、財力上的投入少,取得的收益高。
無利不起早,門檻低、成本低、見效快,電話營銷帶來的利益,反身性地驅動企業紛紛選擇該項營銷手段。
何謂騷擾電話?
騷擾,意指擾亂他人,使之不得安寧。這里包含兩層含義:第一,與他人建立聯系;第二:這種聯系對他人造成了擾亂的傷害。兩者俱全,才可稱之為騷擾。如果僅僅與他人建立聯系,并不構成騷擾,比如公交車上的讓座,攙扶起跌倒在馬路邊的老奶奶等。
營銷電話的初衷,本是企業與客戶之間建立電話聯系,打的多了,用的濫了,也便成了騷擾電話。
而由營銷電話到騷擾電話,這之間的界限,并不分明。
是否感到被騷擾,與個人的主觀體驗有關。如同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人們對頻繁收到的無用信息,會感到被騷擾,而對有用信息,或許沒那么抗拒。
營銷電話之所以成為騷擾電話的頭號來源,總結有以下三點:
1.用戶意愿:對用戶信息泄露的深惡痛絕,每一次來電,都在戳用戶隱私的痛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