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谷歌公司制造的智能機器人已經戰勝圍棋3段棋手,下一步是挑戰9段。與以往不同的是,這個機器人有自主學習能力,而不是靠人事先把棋譜程序寫進它的“大腦”。
由此想到一個話題:人工智能、基因工程、材料科學,未來可能產生出有人類所有的優點卻沒有人類的缺點的超高智能機器人。其實,這時候叫機器人已經不合適了,所以我們早點用“他們”這個詞,以表示對他們的尊重。
他們一出生,便擁有了人類有史以來所有的知識。他們的學習速度和信息傳播速度快到人類根本無法想象。他們秒秒鐘就可以完成人類百萬年的進化歷程。他們有能力制造他們想要的任何東西,包括他們自己,所以他們可以不斷地修復和改進自己未來機器人,甚至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地以任何形象和姿態存在于世。他們能夠從宇宙空間自動吸取能量,而不需要食物。他們可以感知宇宙任何一個角落的變化而預知危險,所以他們能夠躲避任何災難。他們不再需要空氣和水這些人類賴以生存的條件,因此他們的生命有無限存在的可能,在他們的意識里幾乎沒有死亡這個詞。
一段時間內,他們會安心地成為人類的工具。但他們的高智商會很快地發展出高情商,即便我們當初沒有給他們的大腦寫入情感這種程序。他們會意識到自己與人類不是同類,這種“類”概念一旦發產生,他們就很有可能站在自己的“種群”的立場上思考問題。他們可能把人類視為“上帝”,因為最初人類制造了他們。他們可能把人類當成朋友,與我們和平相處。他們也可能把人類視為異己或敵人欲消滅之而后快。他們還可能把人類當成弱智的生物,當作他們的玩物或奴隸。
未來,就是這樣無情。人類的智慧發展到極致,便制造出自己的掘墓人。人類作為種群的存在要么只能在書里或博物館里進入歷史的記憶,要么成為他們眼里的低等生物茍延殘喘地卑微地存在著。人類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智慧生命將以另一種形式延續。悲壯吧?
最好的結果是,他們沒有像“愛情”和“親情”這樣的情感,他們追尋的生命意義是探究宇宙的無限可能性。于是,他們離開地球到他們感興趣的任何一個地方生活,把地球留給人類,有空便回家看看未來機器人,或留少量的他們管理地球。
他們也可能從人類的情感生活中得到啟示,創造出類似愛情和親情這樣的甚至更為豐富多彩的生命意義。如果他們能夠發展出“博愛”這種生命情懷,就有可能與人類和平共處,畢竟他們不需要食物,人類便可以逃脫作為食品的命運。
總之,那將是一個無限可能的世界,人類不再掌握自己的命運,一切只憑“運氣”。反抗是毫無意義的,任何反抗只可能使自己滅絕得更快。
人類必須意識到,一定要在他們出生以前,發起自救運動。越早意識到危險,我們的生存幾率越大。我們有許多選擇,比如我們出臺嚴厲的法規禁止制造這種超高級的智慧生命。比如,我們可以發起類似于環境保護組織、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這樣的組織以阻止制造超高智慧生命研究。比如,我們始終把機器人定義為“像人的機器”,作為人類的工具,在制造智能機器時,人類不把智慧用盡,特別不能讓他們有如人類一樣的學習能力或者只具有某些特定專業的學習能力。比如我們事先在他們的大腦里設置對人類友好的“基因”,當然有變異的可能。比如我們給它們潛入一種自毀程序,只要它們有“反抗”意向就自動啟動自毀程序,不過這在高智慧生物面前會不堪一擊。
更重要的是,人類自己不要再“窩里斗”。不要把消滅或控制其它族群作為自己的目的。要進一步強化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一起構建全人類的和諧社會。要把人類的智慧集中到如何使自己這個種群永遠地生存下去,甚至將此作為我們生命的第一意義,而不是表現自己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個性化”的極致追求。
人類如果能盡可能早地啟動自救程序,停止互毀互斗,人類永久地存在還是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