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的國家已經越來越強大了,這些年一直非常注重科技發展。而最近幾年,互聯網行業也得到了發展,給我們的生活提供了非常多的便利。

尤其是智能手機得到普及之后,我們的生活跟互聯網之間的聯系也越來越密切了。說起智能手機,目前我們的國產手機也做得非常好了。尤其像小米、華為這樣的公司,都已經在開拓國際市場了。
雖說手機市場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領域,這也讓很多廠商非常的心動。然而這并不代表每一家廠商都可以分到一塊蛋糕,在激烈的競爭下,還是有一些廠商被淘汰,甚至是面臨倒閉。

如今又有一家,我們熟悉的手機廠商,或許將要破產了。因為負債上百億,然而卻沒有人想要收購,而這個品牌就是金立。
金立也算是我們國產當中的老品牌了,它成立于2002年。目前經歷擁有深圳北京海外以及OS,4個研發,并且獲得了1557項國家專利。
可以說經歷手機非常的有文化底蘊,然而這些在債務面前并沒有什么用處。根據金立內部的工作人員透露,由于資金鏈斷開,現在金立內部已經全面停產了。

使用過金立手機的朋友們應該知道,金立生產的最后一款手機是在去年發布的。在這個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金立今年沒有任何的動作。
早在去年年底的時候,金立手機就爆出了負債的消息。在這之后一直走下坡路,在2017年年底金立就被曝出有一個百萬級別的資金缺口。
今年一月份,金立董事長劉立榮所持有的40%多的股份被法院凍結。2017年12月份的時候,就曾經有媒體爆出,金立高管出事以及與歐菲科技欠款的傳聞。
不過對于這一消息,金立方面作了嚴重說明,表示信息不實,屬于造謠。同時金立官方也曬出了劉立榮與供應商以及銀行相關人士的合影,以此來證實消息是假的。

而且近幾年金立營銷費用就達到了100多億,這或許也對金立的資金鏈造成了很多的影響。回想金立最輝煌的時期,每年投入的廣告費用就高達30億。
雖然經歷手機在后來也做了非常多的挽救措施,但好像并沒有什么效果。據悉金立也在大面積的裁員,并且近日,金立在深圳總部舉行供應商債權人會議上通報表示,目前正在引入一家資金實力雄厚的企業,浙江企業想要收購重組金立。
不知道這條消息是否屬實,畢竟面對這樣一家負債累累的公司,是什么樣的企業愿意收購?很多人覺得經歷走到今天,還是跟他的運營方式有很大的關系。

如今我們對于智能手機的功能要求越來越多了,已經不再是簡單的語音通話,短信這些功能。而且,現在的手機廠商也很多,所以各個廠商都在研發新的功能,希望能夠抓住用戶。
對于金立目前的狀況,小編也是覺得非常遺憾。畢竟金立曾經也是一家,擁有‘’中國馳名商標‘’這個名牌的廠商。而如今走到了這一步,也是讓人始料未及的。
商標注冊可以是為企業爭取儲備商標的一個途徑,在實際運用中,商標注冊需要經歷的時間很久,所以提早進行商標布局有利于企業商標的積累,在后續的使用或者防御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若您急著需要使用商標可以通過商標購買的方式來獲取,若您對商標購買的相關信息不是非常了解,可以選擇正規的代理公司,帶路商標網以誠信立業,為客戶提供最專業的商標代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