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呼叫中心經理一直都在使用約定俗成、面向效率的關鍵績效指標(KPI)來測量呼叫中心的成敗,比如平均呼叫處理時間,每次呼叫的成本等。
更好的品牌知名度,更高的客戶保持率及客戶滿意度,這些都是呼叫中心從成本中心向利潤中心轉型后的回報。
多年來,呼叫中心經理一直都在使用約定俗成、面向效率的關鍵績效指標(KPI)來測量呼叫中心的成敗,比如平均呼叫處理時間,每次呼叫的成本等。
在今年5月,知名研究機構AberdeenGroup發布了一份調研報告,該報告以100家同類最佳呼叫中心為樣本,分析了他們成功從成本中心向利潤中心的轉型之路。這一轉變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呼叫中心重新思考成功的定義,并充分發揮現有戰略的力量。
同類最佳
Aberdeen在研究中發現,同類最佳公司大部分都選擇了扮演值得客戶信賴的伙伴的角色,并將客戶服務體驗作為一種差異化競爭手段,這一戰略幫助他們取得了喜人的回報:
有81%的公司提高并鎖定了品牌知名度。
有78%的公司提高了客戶保持率。
有76%的公司提高了客戶平均采購額。
有68%的公司提高了客戶滿意度。
同時,這些公司對坐席人員也采取了積極的獎勵制度,在解決客戶問題與向客戶推銷之間取得了平衡。
有效措施
根據同類最佳公司的經驗,呼叫中心應當充分發揮現有戰略的力量,而不是摒棄自己的成功經驗。綜合來看,同類最佳公司基本都有以下兩大共同點:
1.將呼叫中心目標及關鍵績效指標(KPI)與企業營收目標相結合。
對呼叫中心坐席提供全面的銷售培訓。
此外調查顯示,同類最佳公司還采用了一系列的流程、技術與績效杠桿來提升轉型的成效:
從流程角度,有48%的公司實現了呼叫中心坐席24小時不間斷的服務。
從管理角度,有57%的坐席被賦予了決策權,可以自行判斷應在何時進行銷售。
從技術角度,有62%的公司使用了與他們CRM系統相集成的分析系統,另有57%的公司使用了知識管理工具,33%的公司使用了網絡學習(e-learning)工具。
從績效角度,所有的公司都測量了縱向與橫向銷售績效,另有82%的公司測量了客戶滿意度。
同類最佳與其它公司的另一大區別就是賦予客服代表一定的權利,這些公司鼓勵坐席決定何時應當向客戶進行縱向與橫向銷售。如果一名坐席意識到有一個機會可以進行銷售,但卻沒有這項權利,那么這一機會很可能就此流失。相反,如果再將電話轉接給相關的銷售代表,那就會增加客戶等待的時間,也會降低銷售成功的幾率。在這一過程中,技術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一套良好的知識管理系統能為坐席提供以下能力:
通過腳本來指導坐席完成銷售流程。
通過查詢系統來快速準確地找到能夠解決客戶問題,并協助完成縱向與橫向銷售的信息。
一套集中數據的知識庫,能對客戶做出標準、迅速的回應。
允許對過去和當前績效及預測進行追蹤分析,并通過儀表盤來提供給管理人員。
有趣的是,只有不到25%的同類最佳公司實施了統一通訊戰略來集成即時通訊工具、wiki、和其它協同技術。
充分發揮現有戰略
充分發揮呼叫中心在管理方面已有的成功戰略與經驗,此外,不要過渡依賴技術,你需要聘用合適的人員,監控他們的績效,并提供全面的指導和培訓。
只要實施正確,通過個體與整體的目標聯合,全面培訓坐席人員的銷售技能,采取合適的流程、技術與KPI,都能有效推動利潤的生成。平均來看,同類最佳公司的盈利能力要超出行業平均28%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