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工廠,印度是世界辦公室”的說法已經過時了,中印之間爭奪“全球總包商”地位的競爭已經悄然展開
冀勇慶/文
11月29日,當泰姬陵酒店里的槍聲沉寂之后,印度總算恢復了平靜。在這場歷時59個小時的恐怖襲擊中,有將近200人喪生,其中包括數十名外國人。
經過這次慘烈的恐怖襲擊之后,孟買立志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信心遭到重大打擊。國際投資者紛紛關閉孟買的辦公室,他們終于意識到印度的問題還真不少。作為一個擁有眾多民族和宗教的國家,印度從來都沒有形成過一種非常有凝聚力的統一價值觀,這也使得這個國家一直處在一種撕裂的狀態之中。每過一段時間,印度就會有沖突發生,特別是在占人口多數的印度教徒和1.4億印度穆斯林之間。在這次恐怖襲擊中,恐怖分子在槍決人質之前還大聲地問道,“還記得巴布里清真寺嗎?”他們指的是在1992年的時候,因為巴布里清真寺的歸屬問題造成了全國性的動亂,導致了2000多人喪生。
所謂禍不單行,因為全球金融危機本已讓印度遭受重創,特別是印度的支柱產業服務外包。2007年上半年,印度外包企業簽訂了48份主外包合同,總金額超過55億美元,而今年上半年他們卻僅僅只拿到了8份類似的合同,總金額僅為7.67億美元。著名分析機構Forrester預測,美國金融服務公司在印度的IT投資明年可能將會減少15%~20%。
不過即使遇到了如此多的難題,腳步蹣跚的印度仍然是全球的亮點,也是發展速度能夠與中國相提并論的唯一國家——過去3年印度的GDP保持了9%以上的增長速度,這個數字雖然可能在今年下降到7%左右,但是仍然相當可觀。
目前中國的問題也不少。今年,中國的GDP增長率將首次低于10%,并有可能在明年進一步降到8%左右。從今年11月份開始,當珠三角和長三角幾十萬的民工提前返鄉的時候,任何人都可以感覺到中國制造也出問題了。
在過去,中國是世界工廠,印度是世界辦公室,他們分別承接了全球制造業和服務業轉移的浪潮,并成為全球化分工的受益者,被稱為Chindia。如今,他們該如何應對這次嚴峻的挑戰呢?
可以肯定,經過金融危機的洗禮之后,明年幾乎所有的歐美發達國家都將出現負增長,全球經濟需要中國和印度來拯救,因為只有這兩個大國仍然能夠保持7%以上的GDP增長率。但是,中國和印度已經不僅僅滿足于外界強加給他們的定位,他們正在加速進軍對方的優勢領域,爭取成為全能的“全球總包商”。例如,中國正在大力發展服務外包產業,大連這座城市甚至提出了成為全球外包中心的遠大目標。而印度則在加速積累在高端制造業上的能力,如今已在汽車制造、醫藥制造等領域略勝一籌。在中國和印度的眼里,未來也許不會再有單獨的世界工廠和世界辦公室,而會是合二為一的全能供應商。
如今,中印之間圍繞“全球總包商”的暗戰剛剛開始,它必然還會隨著金融危機的擴散而進一步升級。幸運的話,這也許會是一場雙贏的戰爭?!爸袊陀《葍蓚€國家的競爭會讓更多的跨國公司進入這兩個國家,這樣中國和印度的企業將有更多的機會復制跨國公司的成功模式。當然,我們從印度企業身上也學到了很多東西?!痹谌涨芭e行的《商業周刊》CEO年會上,東軟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劉積仁這樣表示。
如果說印度企業有什么特別值得中國企業學習的地方,那就是他們堅定不移的全球化決心。一個最近的例子是印度最大的服務外包企業塔塔咨詢服務公司(TCS)斥資5億美元收購美國花旗集團在印度的全部離岸業務流程外包(BPO)業務,這也讓中國的一些外包企業好生羨慕。目前TCS在中國已經有4家全球交付中心,致力于開拓亞太市場。實際上,國內最大的一家銀行已經將其部分IT系統外包給了TCS。目前,來自美國的收入在TCS營業額中的比例已經小于50%。
與此同時,印度企業在制造業的擴張也沒有停止。今年3月,Tata Sons旗下的另一家企業塔塔汽車公司宣布以23億美元的代價從福特手中收購了英國的豪華汽車品牌捷豹和路虎,據說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旗下的悍馬品牌也有可能落入塔塔汽車的手中。
據說全球鋼鐵行業形勢大好的時候,國內某大型鋼鐵企業也曾經動過收購歐洲鋼鐵巨頭阿賽洛的打算,最后卻因為猶豫不決而讓印度人米塔爾捷足先登,很多已經通過收購國外企業加速國際化的中國企業目前也表現不佳。與Tata Sons等印度企業相比,很多中國企業仍然沒有做好全球化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