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訊(記者谷顯剛)今年,奉節縣以一所電腦培訓學校為載體,主動進軍東南亞尋找合作市場,攬到一筆總金額1000多萬元的“軟件外包”業務。“這是我們為解決更多人就業,在承接海外‘軟件外包’上,采取因勢利導專盯華語市場嘗到的一口甜頭。”昨日,今年才30歲的年輕業主唐承雙說。 記者見到唐承雙時,他正穿行在一臺一臺的電腦操作臺之間,指導一個個剛從職業就業培訓中心走出的學生如何識別中文繁體字。記者發現,學生們電腦屏幕上顯示的資料全是由繁體字編撰。唐說:“這是東南亞一家文史館過去的紙質資料掃描版,我們幫它校對后做成電子文檔。” 印度的“軟件外包”在全球市場早已占據龍頭。奉節作為地處庫區的一個區區小縣,在同行業中不但無任何優勢可言,而且還僅算剛剛起步,憑什么能攬到這筆業務?分管非公經濟發展的縣委常委姜孝安為我們找到了答案,他說:“我縣今年在推進“三沿”(沿江開放、沿邊合作、沿海承接)發展戰略中,為擴大開放合作,包裝了幾十個項目對外招商。結果‘軟件外包’是因為結合了本地人熟悉華語,而一些大公司又容易忽視小業務,但國際華語市場本身又很需要,才促成了我們與外商的‘一拍即合’。” 據了解,這筆業務一下子為奉節解決了近200人就業,并且全年下來收益可觀。在庫區,“軟件外包”也由此實現了“零”的突破。 目前,該縣正以此為契機,整合勞動力和技術等資源,開始著力規劃打造針對華語市場的專業“軟件外包”,并積極向海外拓展。而最近國務院批準北京、天津、上海、重慶等20個城市成為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的消息,也為他們帶來了福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