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5日中軟國際斥巨資在天津又建人才基地,這是中軟國際在全國投建運營的第七家人才培訓基地。
受2009年金融危機的影響,全國各行業對應屆畢業生的需求均有一定程度的萎縮,導致大量的應屆畢業生滯留學校;而軟件行業的人才需求卻基本與去年保持持平,部分地區的人才招聘數反而逆勢增長。
《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指出……加快培育信息服務新模式新業態。把握軟件服務化趨勢,促進信息服務業務和模式創新,綜合利用公共信息資源,進一步開發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信息服務業務。積極承接全球離岸服務外包業務,引導公共服務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外包數據處理、信息技術運行維護等非核心業務,建立基于信息技術和網絡的服務外包體系。……”。受《電》的刺激,全國省市政府開始規劃和建設軟件產業園,大力發展和扶持軟件外包企業和業務,由生產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轉型。軟件外包屬于服務外包行業中高科技勞動密集型企業,對高級軟件人才的需求極大,而對于員工素質一般要求都在大專以上。產業帶動經濟,經濟帶動就業率;軟件人才就業的逆勢增長處于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從中軟國際集團人力資源部了解到,在中軟國際今年招聘應屆畢業生已超過了400人。(截止于2009年10月暑期結束)。
作為應聘大軍,應屆畢業生有著很好的可塑性、有熱情、有令人喜悅的沖勁,是企業最喜歡的員工類型,但工作能力卻是大家都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沒有工作經驗,并不僅限于技術和學科等硬技能的缺陷,也包括在工作狀態、職業素養、工作方法、團隊合作等多方面軟技能的缺失。由此帶來的矛盾與困惑不只單獨存在于中軟國際的人力資源系統,更是普遍存在于整個軟件外包行業的問題。
中軟國際創造性的投入到一項全新的人才培育規劃,來解決行業內應屆生的就業矛盾。頗具創造力的開始嘗試建立起一種能延伸于企業之外的培訓體系,這種培訓在學生畢業后到就業前之間進行。該體系不同于傳統的技能培訓,也不等同于大學的學歷教育;培育計劃是由高校和企業共同來完成,由學歷教育提供理論基礎,企業為學歷教育提供了案例和實踐作為教學補充。
這是一個介于工作”和學習”之間的準員工狀態,學生需要處于一個完全真實的企業環境中,所有的學習過程都和真實的工作流程無異,經驗豐富的項目經理充當老師的角色。用最傳統的最經典的學徒制”,用耳提面命、言傳身教的方式讓學生們感受到真實的工作壓力,從而打造基本符合企業用人標準的員工。
這項規劃已經在全國20幾個省市進行實施,200多所大專院校參與人才合作,輸出了超過15000名學員進入工作崗位。中軟國際高級副總裁唐振明先生說:中軟國際上市至今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對歐美外包軟件企業;在未來的3年里,我們將重點服務于全軟件行業的人才解決方案,成為中國最大的人才供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