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市場經濟在從計劃體制走向市場體制過程中,充滿了具有中國老莊文化特色的歷程;在此大背景下,中國人力資源外包服務行業從1978年起跟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一步一個腳印,從蹣跚學步、黑暗摸索、學夷之長,到根據本土特色進行適宜創新,三十年走下來,成績斐然。
一、人力資源外包服務方法的進步
最初人力資源外包服務并不是一種真實意義上的服務,而是一種政府行為的管理,國外駐華大使館或國外在華企業必須通過政府指定機構聘請人員,這些指定機構對外派的人員實行的更多是管理,而非服務,所以我們的最初方法要從管理式服務”說起。
管理式服務”采用的是申請形式服務,就好比我們要辦理什么事情找政府機構,先申請,然后受理處理。
北京外企作為中國首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歷史性的創建了Onsite(駐點)服務方法;上海外服緊隨其后,發明了上門式服務,真正實現了市場化人力資源服務運作;后起之秀深圳菲斯克繼承了深圳特區的敢為天下先之精神,融合了北京和上海地區的各自優點,創新推出了區域駐點、分散上門的服務方法。
總結:傳統申請式服務”—Onsite(駐點)服務—上門式服務—區域駐點分散上門
二、人力資源服務網絡的科學改進
傳統的衙門式服務模式下,必然決定了服務網絡是單一的,各服務受眾者需要到受理機構所在地;隨著市場概念的引進,北京外企根據業務受理區域的集中程度,推出了多個服務中心,無意中創新了人力資源服務網絡。
為了彌補上門式服務模式所留下的不足,上海外服概念性的建設了服務門店,大大方便了門店周圍服務受眾,使服務對象更具有服務的主動性。
深圳菲斯克在實踐過程中吸取借鑒了香港服務行業服務網絡的科學性,按服務點輻射服務半徑進行劃分,建設了區域駐點,在駐點服務輻射半徑內為服務對象提供高效而又保證質量的一對一式服務。
總結:傳統單點集約服務—多個服務中心—分散服務門店—一對一式服務
三、人力資源服務渠道建設的轉變
中國有句老話天下大勢合久并分,分久必合”,中國人力資源服務渠道的建設歷史中,從傳統的單個城市到渠道結盟,渠道結盟的例子便是北京外企挑頭組成的FESCO聯盟。到上海外服后來居上,曾想憑一己之力在全國自建區域性服務渠道,東邊搭了個南京,中部搞了個成都,北邊弄了個大連,南方鋪了廣東這個棋子;長江后浪推前浪,上海外服區域性渠道尚未設棋完畢,智聯易才高高興興拿了一堆風險投資資金,興致的在中國一個城市一個城市開始了全國城市渠道的建設。
深圳菲斯克在后發劣勢的現實中,研究了國際行業巨頭的發展歷史,提出了深圳非斯克服務渠道建設的戰略指導方針自建區域渠道+城市渠道品牌加盟”的新模式。
總結: 傳統單個城市—渠道結盟—自建區域渠道—自建全國城市渠道—自建區域渠道+城市渠道品牌加盟”
四、現代科學技術催生了人力資源外包服務新手段
進入21世紀后,通訊和互聯網技術日益發達成熟。通訊新技術不斷用于商業服務中,用于改進服務品質,杰出的案例為呼叫中心,這方面的代表機構有北京外企和深圳菲斯克;互聯網技術方面有即時通訊,設計了自己即時通訊工具的代表機構有上海外服和深圳菲斯克;互聯網另一應用技術便是網絡自助服務,這方面代表機構有深圳菲斯克和萬寶盛華。
總結:呼叫中心—即時通訊工具—在線自助服務
五、其他行業經驗融合出新景象
1、吸收借鑒生產制造業流水生產方式,產生了流程化服務。代表機構為:深圳菲斯克和廣州友誼;
2、吸收借鑒了餐飲連鎖業的作業,產生了標準服務程序,保證了服務品質和感受的一致性。代表機構有:東方標準和深圳菲斯克;
3、吸收借鑒金融服務業服務產品研發思路,設立了人力資源外包服務產品研發部門。代表機構有:深圳菲斯克和肇慶人才;
4、吸收借鑒產品質量管理思想,產生了對服務品質進行監管。代表機構為:北京外企上海公司和深圳菲斯克。
總結:流程化服務—標準服務程序—服務產品研發—服務品質監控
深圳特區自創建以來,一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和試驗田,先后孕育了華為、中興、招行、平安、騰訊、迅雷等國內知名企業,現在同樣和北京上海一起,在人力資源外包服務領域中繼續打造著自己的品牌深圳菲斯克”。在人力資源外包服務模式的演變進化過程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深圳菲斯克處處爭先恐后的進行總結性創新,中國需要創新者,中國人力資源外包服務行業的模式演進不會就此停止,我們期待著北京外企、上海外服、深圳菲斯克繼續在模式創新方面,領導著行業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