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服務業司軟件服務業處尹洪濤處長
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為了總結分析中國軟件服務業外包產業發展的狀況,在連續進行四年的調研基礎上,軟件服務業司組織完成了2010年中國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報告,這個報告是在前期調研和研討,征求專家意見的基礎上完成的,目前已經印刷完成,如果大家需要的話在會后或者在未來一段時間都可以與我們聯系,取得這份資料。
今天利用這個機會我簡要的向大家結合目前中國軟件服務外包的產業發展情況介紹一下這份產業報告的基本情況。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是軟件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信息產業發展的新的增長點,具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價值高,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低,人力資源利用充分的特點,發展軟件與新型服務外包符合調整產業結構和發展方式的根本要求,對促進中國經濟轉型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有利于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升級,有利于提高中國工業制造業整體發展水平,促進就業和中小企業發展,有利于節約資源。中國具有穩定的政治環境,良好的產業政策環境,快速發展的經濟基礎,豐富且高素質的人力資源,完備而先進的基礎設施,在發展軟件和信息外包方面具有突出的優勢。近年來在國家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中國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迅速,產業規模持續擴大,企業實力不斷增強,產業鏈由低端向高端逐漸延伸,內需市場服務水平不斷提高。今天發布的產業報告有六章組成,全面總結全球和中國軟件和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的概況,分析了中國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的發展能力,發展載體和發展環境的相關情況,展望了產業的發展趨勢和發展的前景。
主要包括產業規模持續擴大,2009年中國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保持了旺盛的發展態勢,產業規模達到2033.8億元,增長29.7%,從業務結構來看ITO業務占主導,BPO比重逐步上升。從地區市場上國內的外包業務發展更加迅猛,增長31.2%,較國際業務收入增速高了近10%。企業能力不斷增強,2009年中國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企業規模逐步擴大,東軟集團從業人員已經超過了1.5萬人,東軟國際達到7700人,全球交付體系進一步完善,研發能力逐步增強,向高端專項明顯,交付質量不斷提高,企業服務能力全面提升,政策環境進一步優化。2009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問題的復函,此后相關部委出臺一系列配套政策,各地紛紛出臺突出地方特色和產業發展需要的政策措施,使中國軟件和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環境繼續得到優化。
標準化工作取得突破,工業和信息化部于2009年4月成立了信息技術服務小組,目前已經完成八項標準征求意見稿,標準化工作開展對提升軟件服務外包,業務質量,規范服務外包市場具有重要意義。公眾支撐平臺建設加速推進,2007年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和財政部共同利用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金先后支持了十六個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建設,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公共支撐平臺,投入資金6300萬元,地方和企業配套約6.5億,輻射全國的公共服務平臺體系,初步形成并開始發揮成效。
經過各界的共同努力,中國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具備了向更高水平發展的基礎。從實踐來看,我國軟件和信息服務外包企業之所以能夠取得快速發展,主要經驗歸納為四:
一是國家的高度重視,對軟件和信息服務外包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二是構建產業公共服務體系,是推動軟件信息服務外包發展的重要舉措。
三是促進產業集聚發展,是加快軟件外包發展的重要途徑。
四是抓好信息技術服務領域的標準化工作,是保障行業規范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基礎。
今后工信部軟件服務業司將繼續積極擴展軟件信息服務業發展生產型服務業和落實服務外包的各項政策,持續推進軟件信息服務產業的發展,并重點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研究制定引導和培育國內服務外包市場的政策措施,營造更加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
二是推進信息技術服務領域標準化工作,啟動標準驗證與應用試點。
三是推動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信用體系建設,促進產業信用杠桿作用,提高發包機構對中國服務外包企業的認同度。
四是利用專項基金支持產業公共支撐平臺建設,促進平臺功能擴展,推動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
我們愿意與各界朋友一起努力,共同推進中國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更大的發展,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