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西岸洛杉磯港和長灘港的罷工在持續了8天之后,于12月4日結束。罷工使美國最繁忙的這兩個海運港口陷于癱瘓,但罷工所關注的問題——服務外包的趨勢,卻將有增無減。
國際碼頭和倉庫公會的發言人克雷格?梅里利斯說,港口員工罷工,因為他們的工作被外包給了海外和美國的其他地方。根據美聯社的消息,貨運方否認將服務外包,但是初步的解決方案規定限制服務外包。
在過去的十年中,服務業的公司已經將大量的工作派到海外,以降低勞動力成本,這種趨勢在經濟衰退中加速,并且有望在今后的幾年中持續,直到2016年才趨緩。根據美國的咨詢公司Hackett Group的信息,自2002年以來,在信息技術、人力資源、金融和采購領域,包括港口工人的工作,大約有66.3萬個大型公司的工作崗位被外包到海外。
根據這家咨詢公司的預測,到2016年,這些行業還會有37.5萬個工作崗位將移至海外。這些行業中在2002年的工作崗位中有超過三分之一將在2016年之前移至海外。
那些以前雇用美國雇員的公司,大多數直接雇用海外雇員,也有些雇員是為外包公司工作的。Hackett公司調查了年收入不低于10億美元的公司,注意到他們占了外包市場的75%。
印度是外包服務的中心。服務工作還外包到了東歐、菲律賓、中國和墨西哥。
在其他行業,起初是低端的工作被外包出去,例如處理工資單或者跟蹤采購訂單。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端工作被外包到海外,例如效益分析和供應商管理,雖然這類職位的外包節省的成本大約只有25%。Hackett公司的研究總監埃里克?多爾說,這種趨勢是從2000年開始的,當時聘用印度的程序編制公司,幫助為應對2000年海量計算機缺陷爆發做準備。
多爾說:機構現在對于提升價值鏈感到更加放心。”他指出,例如,印度的教育體系在提升,并且出現了優秀的應聘者。
一家法律服務外包公司的常務董事格雷戈?麥克波林說,自2005年以來,法律服務工作,例如審閱文件、起草合同和與監管機構溝通等工作也逐漸更多地外包到海外,特別是印度。他說,印度的律師有時是由法律助理來處理在美國的法律事務,節省成本40%到60%。另外一家法律咨詢公司的創始人愛德華?布魯克斯則認為,幾千個法律工作職位已經轉移至海外。
一旦服務被外包出去,將很少有機會再回到美國。相反,制造商們將一些產品的生產轉移回美國。很大原因是由于美國和中國的工資差異在縮小,海運成本上升以及美國能源成本的下降,這些因素總體上還沒有影響到服務業的工作。
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呼叫中心。根據美國通訊業工人工會的數據,從2006年到2010年,這類工作大約有50萬被轉移至海外。波士頓咨詢集團的高級合伙人哈爾?賽金說,在過去的幾年,有許多工作已經轉移回美國,因為海外銷售代表和客戶之間的文化差異影響了銷售工作的開展。但這些工作的回歸只是杯水車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