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在青島舉行的2014全球服務外包大會上,青島市榮獲中國服務外包最具發展潛力城市,這是青島連續第二年獲此殊榮。
近年來,青島市政府高度重視并大力支持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依托本地區優勢,在優化環境,促進政策載體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走出了一條具有青島特色的發展道路。
服務外包行業潛力巨大
青島作為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具備國際化程度高、基礎設施完善、人才密集、交通通訊發達、產業基礎雄厚等明顯的區位優勢。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認為:一個服務貿易的基地必須具有的條件,青島全都具備,包括人才聚集、對外延伸的物流平臺以及外向型的經濟基礎,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無論省政府還是青島市政府,都對服務貿易非常重視。青島如果首先開展對日韓的服務貿易,從哪方面來講都可以搶占先機。
獨一無二的優勢造就了青島服務外包發展的巨大潛力。雖然起步晚,但服務外包產業在青島增長迅猛。在2013年度中國服務外包城市投資吸引力評估中,青島列中國服務外包城市產業成長性第二位。截至2013年底,全市注冊登記服務外包企業559家,省級服務外包培訓機構30家。全服務外包產業新增就業人員6.8萬,從業人員累計達15萬。全市服務外包離岸合同額23.3億美元,離岸執行額16.3億美元,連續5年實現倍增。以人民幣計算,服務外包執行額超過百億元,宣告這一產業進入百億級產業序列”,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今年以來,服務外包仍然保持著巨大的增長活力。1—5月份,全市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額8.3億美元,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6.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0%和24.2%。
產業走向高端
在青島,服務外包正從以傳統知識流程外包為主,向以工業研發、設計為代表的知識流程外包發展,產業逐步走向多元化、高端化,形成以后臺數據服務、技術研發、工業設計、動漫創意等領域為特色的產業集群。
青島市商務局統計,去年,青島共有注冊服務外包企業559家,開展離岸服務外包業務企業249家。其中,海爾、朗訊、卡特彼勒等40家企業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超過千萬美元,業務額11.2億美元;朗訊、海爾軟件、優創等5家企業入選商務部重點聯系百家企業和20家培訓機構;優創、中盈藍海等2家企業入選中國業務流程外包企業20強”。數據顯示,2013年,青島知識流程外包合同額、執行額和增長率均高于信息服務外包,合同額11億美元,執行額7.2億美元,分別增長154.3%、104.2%。
青島百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歐美通訊方向的軟件服務,主要客戶有阿爾卡特-朗訊全球、惠普等。公司總裁廣紅說:我們每年服務外包的執行額大概在8000多萬元人民幣,這幾年也一直都是增長的趨勢。我們逐漸從原來的人力外包發展為現在的技術外包,以前是人力、成本控制上的優勢,現在慢慢轉變為技術、創新上的優勢,逐漸向高端轉型升級。”
談到企業整體的發展,廣紅說:全球的大環境,以及外包的趨勢都有了一些變化。跟印度等外包強國相比,我們有很多的優勢。以后在國際上,所有的企業分工會越來越明確,每個企業都需要有自己核心的業務或是產品和技術。就是每個企業都做自己擅長的一部分,這是大趨勢。”
政策紅利不斷釋放
在業內人士看來,青島市不斷優化的軟硬環境是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沃土。
近幾年,青島市不斷出臺服務外包相關政策。2012年出臺《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規劃(2012—2016)》及《關于進一步加快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意見》,描繪了三城聯動、藍色跨越”的青島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全新藍圖。2013年,出臺《關于實施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發展戰略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的若干意見》和《青島市國際貿易中心城市建設綱要(2013—2020)》,明確提出服務貿易跨越發展行動計劃和大力發展服務外包的具體措施。
同時,作為國家現代服務業創新示范城市、知識產權示范城市、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旅游標準化試點城市、電子商務示范城市、跨境電子商務試點城市等眾多國家級試點項目的承載城市,青島在服務外包領域的政策紅利將不斷釋放。
在硬環境上,目前,青島北部30平方公里核心區青島軟件科技城規劃建設已正式啟動;落戶嶗山區的青島國際創新園占地177畝,一期17萬平方米已投入使用;落戶黃島區占地500畝的青島光谷軟件園,一期16萬平方米也已交付。
青島市商務局國際服務貿易處處長高飛雪介紹,目前,青島已聚集了9個10萬平方米以上的服務外包園區,在青島軟件園、國際動漫產業園等原有園區基礎上,服務外包品字形”發展格局不斷完善。
青島目前正在申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一旦申請成功,青島的服務外包企業將會享受到更多更優惠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