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時間網訊 廣東自貿區發展迎來新的利好政策。為促進自貿試驗區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支持區內實體經濟發展,中國人民銀行11日分別發布了關于金融支持廣東、天津和福建三個自貿區建設的指導意見,對自貿區開展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深化外匯管理改革等創新試點作出了具體規定。
記者了解到,針對廣東自貿區,指導意見特別強調了粵港澳金融合作,廣東自貿區將成為國內粵港澳金融合作的試驗田”。
充分發揮試驗田”作用
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此前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天津、福建、廣東分處三地,各具個性,三個指導意見充分重視三地經濟金融特點。
對于自貿區內個人人民幣境外投資,三個指導意見均作出了規定,盡管措辭略有差別,但內容基本一致:研究在自貿試驗區內就業并符合條件的境內個人按規定開展各類人民幣境外投資。在自貿試驗區內就業并符合條件的境外個人可按規定開展各類境內投資。
而金融支持廣東自貿區指導意見則更為具體:研究區內個人以人民幣開展直接投資、證券投資、集合投資等境外投資。
在深化外匯管理改革”部分,從指導意見看,三個自貿區均實行限額內資本項目可兌換。在自貿試驗區內注冊的、負面清單外的境內機構,按照每個機構每年跨境收入和跨境支出均不超過等值1000萬美元,自主開展跨境投融資活動。限額內實行自由結售匯。
另外,防止跨境資金大進大出”成為三個指導意見的必選項。金融支持廣東自貿區指導意見提出,全面監測分析跨境資金流動,防止跨境資金大進大出,健全和落實單證留存制度,探索主體監管,實施分類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風險。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陸磊表示,三個自貿試驗區的金融支持方案是在總結和借鑒上海自貿試驗區成功經驗基礎上形成,目的是使三地充分發揮試驗田”作用,為全面深化金融改革探索新路徑、積累新經驗。
廣東以粵港澳金融合作為重點
從方案看,三個自貿區各有側重與特色,其中,廣東自貿試驗區主要以粵港澳金融合作為重點,在區內開展跨境人民幣雙向融資。
廣東圍繞深化以粵港澳為重點的區域金融合作,指導意見用了6點內容進行全面闡述,分別是:允許非銀行金融機構與港澳地區開展跨境人民幣業務;支持與港澳地區開展個人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深化自貿試驗區與港澳地區金融同業業務合作;推動自貿試驗區與港澳地區金融市場對接;支持粵港澳在自貿試驗區合作設立人民幣海外投貸基金;擴大自貿試驗區支付服務領域、征信服務業對港澳地區開放。
在推動自貿試驗區與港澳地區金融市場對接方面,指導意見提出,支持港澳地區機構投資者在自貿試驗區內開展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業務,募集區內人民幣資金投資香港資本市場。支持港澳地區機構投資者在自貿試驗區內開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業務,參與境內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基金的投資。
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林江認為,對于廣東自貿區而言,最主要的還是突出了粵港澳合作這一重點,廣東自貿試驗區主要以粵港澳金融合作為重點,在區內開展跨境人民幣雙向融資,總體來看,針對廣東自貿區的政策不僅個性突出,而且力度值得期待。
林江認為,廣東由于毗鄰港澳,有著獨特的優勢,其中香港為最大的人民幣離岸中心和結算中心,而珠三角又有很多港資企業有著大量外匯兌換需求,另一方面大量珠三角民企也有境外投資的需求,一帶一路”的推進對于廣東自貿區實現資本項目下的可兌換的先試先行來講,也是一種契機。
相關專家也指出,隨著指導意見的出臺,針對廣東自貿區的細則也將陸續落地,廣東自貿區與港澳地區的金融合作也將繼續得到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