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品牌意識和觀念,如今依舊還是稍遜于一些西方國家。品牌效應對我們的銷售有多大的作用,我想大家應該都有所了解。那么怎么樣利用品牌來營銷呢?我們要關注第一”和唯一”。
第一”是時間熬出來的,而唯一”則可以通過智慧短時間創造。
由于個人的經歷,越來越多的企業找到我,讓我助力他們成為行業的冠軍。做企業誰都想做老大,誰都想爭第一。殊不知,這第一的背后是常年累月的積淀,是時間的凝結。每個做品牌的老板都抱有一個做第一的遠大理想。說野心勃勃也好,說不切實際也罷,既然做了就做最好也是企業家該有的創業精神,無可厚非。但變幻莫測的市場與風起云涌的競爭永遠考驗著老板的智慧。第一太難做,即使你想體驗老大的幸福與責任,市場也未必會給你機會。
而相反,近兩年來,許多唯一”的品牌通過互聯網傳播嶄露頭角,給各個行業提供了新的啟示。無論是一生只能送一人的rose only,還是一生僅能定制一枚的darry ring,品牌通過抓住消費者消費時機的情感需求,都成功跳出了行業的同質競爭,吸引了一批忠誠的消費者,成為他們心目中的唯一”。看來,品牌不僅僅對于消費者要創造唯一的情感需求,同樣也需要在眾多競爭者中創造唯一”的個性標簽,以此來跳出同質競爭。相比做老大的憂心忡忡,看來做唯一也不失一種智慧的選擇。
而唯一看似容易,其實是激烈競爭下品牌與營銷智慧的凝練。無論是創造新品類,還是開辟新市場,抑或是創造新概念,都是品牌打造唯一”的有效途徑。但在激烈的品牌營銷戰中,人人都在努力尋找著新的市場縫隙,創造新品類與開辟新市場已經越來越難。越來越多的企業抱怨行業競爭激烈、產品同質嚴重,哪個行業做久了似乎都無法突破。當技術與產品都無法再做創新性革命的時候,那么品牌概念的創新便是讓品牌鶴立雞群的法寶。眾多品牌的興衰向我們證明,產品永遠無法做到絕對領先,就連曾經代表一個時代的諾基亞也有被市場淹沒的時候。但概念一旦提出來便變成了唯一的標簽,產品可以跟隨,概念的跟隨便無再多意義。消費者記住的永遠是第一和唯一。于是,做到最后,許多企業發現,品牌就是做概念,品牌就是講故事,就是看誰的故事講得更吸引消費者。那么,在未來,能把故事講得更動聽就成了品牌競爭的利器,值得企業細細琢磨。
做品牌,要么做第一,要么做唯一。第一是時間熬出來的,而唯一則是可以通過智慧短時間創造的。我經常講的一句話便是:大企業玩整合,小企業玩突破。特別是成長型的中小企業,當你歷史沒別人悠久,產品沒別人優秀,耐力又沒別人更持久的時候,那么找到屬于你自己的唯一”便是沖出重圍的可靠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