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發展進程細分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傳統互聯網時代
互聯網發展初期,“網站”web1.0成為互聯網內容構成的主體,當時互聯網需要解決的是信息的匱乏。“門戶”成為當時“內容為主、服務為輔”的靜態網站的代表,其提供服務的技術也大多在搜索引擎這樣的“中間頁”上。彼時,云服務還未成型,以新浪、網易、搜狐、騰訊這類的門戶自建機房為主,也有少部分提供存儲業務的服務廠商的存在,但因為成本太高并沒有大量普及。
這個階段是自給自足的硬件基礎(大量的數據存儲和對IDC機房的需求)。
2、消費互聯網時代
互聯網不僅僅是以提供內容那么簡單,漸漸開始影響到人們日常的購物、閱讀、出行、娛樂等方面。同時也開始注重為消費者創造個性化體驗,這個時期的互聯網“以服務為舞臺,以商品為道具,以消費者為中心,“消費互聯網”應運而生。為了提高服務質量,云計算以一種技術層的概念開始出現并初步落地。
這個階段是云計算概念熱潮,IaaS層得到了初步發展。
3、產業互聯網時代
隨著互聯網的加速發展,ABC的出現(AI/BigData/Cloudcomputing),互聯網從消費者進入了物聯網和企業虛擬化的產業互聯網階段,TOC到TOB,產業互聯網和行業的融合已初具效應,金融、醫療、出行、O2O、教育等等。
基于IAAS層的衍伸服務成為這一階段剛性需求,比如:通訊、安全、統計、分析等等,IaaS與PaaS開始深度融合,邊界越來越模糊,計算和交互順序也有所改變,從單向變為循環雙向的融合服務。
在第三階段產業互聯網時代,場景化PaaS模式,或許在悄然成為趨勢。
場景化PaaS開始要求云服務像水煤電一樣提供管道式服務,不同于傳統IT搭建需要“一次性投入”的商業模式,大家開始采用“按需付費、按月付費、按流量付費”的方式為客戶提供服務,讓服務像U盤一樣即插即用,各個業務模塊能夠無縫連接,在這個階段,提供更多技術場景閉環的綜合類PaaS廠商將會發展迅速發展,形成一個獨特的、創新的生態系統。
類似容聯云通訊、face++等提供深度垂直定制化API的廠商將會被更多應用,拿通訊PaaS平臺容聯舉例,提供通訊能力(短信、語音、通話、智能呼叫)的「水電煤」式的管道輸送和支持平臺,上游是運營商,下游是企業、渠道分發商,將運營商資源技術和產品化,孜孜不倦的為下游公司輸送彈藥。
無獨有偶,互聯網三個階段的發展同樣和通訊從1.0到3.0過渡高度重合,容聯創始人、CEO孫昌勛表示,通訊業的發展至今經歷了從1.0到3.0的三個階段:通訊1.0時代的關鍵詞是“硬件”,以華為、思科、愛立信為代表的企業為電信運營商提供電信硬件設備。通訊2.0時代的關鍵詞是“軟件”,集成商開啟了軟件熱潮,通過計算機軟件控制呼叫,實現各種自由路由。通訊已經進入3.0時代,容聯所做的事情就是對“互聯網+企業通訊服務”的創新,將通訊能力的實現門檻降低為0,通訊服務PaaS化,未來讓通訊成為互聯網的基礎服務,讓通訊能力隨需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