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這里總結的內容和其它語言的基本類似,所以這里就只是基本的進行總結。不做詳細的講解。
算術操作符
Lua支持常規的算術操作符有:”+”(加法),”-”(減法),”*”(乘法),”/”(除法),”^”(指數),”%”(取模),一元的”-”(負號)。所有的這些操作符都用于實數。例如:x^0.5將計算x的平方根,x^3將計算x的3次方。
關系操作符
Lua提供的關系操作符有:””,”>”,”=”,”>=”,”==”,”~=”;所有這些操作符的運算結果都是true或false。
操作符==用于相等性測試,操作符~=用于不等性測試。這兩個操作符可以應用于任意兩個值。如果兩個值具有不同的類型,Lua就認為它們是不相等的;特別需要說明的是,nil只與其自身相等。
對于table、userdata和函數,Lua是作引用比較的。也就是說,只有當它們引用同一個對象時,才認為它們相等。
邏輯操作符
Lua提供的邏輯操作符有and、or和not。與條件控制語句一樣,所有的邏輯操作符將false和nil視為假,而將其它的任何東西視為真。對于操作符and來說,如果它的第一個操作數為假,就返回第一個操作數;不然就返回第二個操作數。對于操作符or來說,如果它的第一個操作數為真,就返回第一個操作數;不然就返回第二個操作數。這里和C++等語言是存在區別的,Lua的邏輯操作符并不是簡單的返回true或false,而是返回操作數的值。例如以下代碼: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print(4 and 5) -->5
print(nil and 13) -->nil
print(false and 13) -->false
print(4 or 5) -->4
print(false or 5) -->5
and和or都使用“短路求值”,也就是說,它們只會在需要時才去評估第二個操作數。
字符串連接
要在Lua中連接兩個字符串,可以使用操作符“..”(兩個點)。如果其任意一個操作數是數字的話,Lua會將這個數字轉換成一個字符串。在Lua中,字符串是不可變的值,連接操作符只會創建一個新字符串,而不會對其原操作數進行任何修改。
table構造式
構造式是用于創建和初始化table的表達式。最簡單的構造式就是一個空構造式{},用于創建一個空table。構造式還可以用于初始化數組,數組的下標從1開始。例如:
local tbDays ={"Sunday", "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Saturday"}
print(tbDays[1]) -->Sunday
print(tbDays[2]) -->Monday
print(tbDays[3]) -->Tuesday
print(tbDays[4]) -->Wednesday
print(tbDays[5]) -->Thursday
print(tbDays[6]) -->Friday
print(tbDays[7]) -->Saturday
Lua還提供了一種特殊的語法用于初始化table: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local tb1 = {x=10, y=20}
print(tb1.x) -->10
print(tb1["x"]) -->10
除此之外,Lua還提供了一種更通用的格式,這種格式允許在方括號之間,顯式地用一個表達式來初始化索引值,例如: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local tb1 = {["+"] = "add", ["-"] = "sub", ["*"] = "mul", ["/"] = "div"}
print(tb1["+"])
比如local tb1 = {x=10, y=20}這種構造方式,其實是和local tb1 = {["x"] = 10, ["y"] = 20}是等價的。在實際編程中,這兩種構造式,都可以替換的用。
總結
純粹的學習筆記,沒有什么可以多說的了。希望對大家學習Lua有用。
以上所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詳解Lua中的數據類型
- Lua判斷數據類型的方法
- 實現Lua中數據類型的源碼分享
- Lua數據類型介紹
- Lua中的基本數據類型詳細介紹
- Lua學習筆記之數據類型
- 深入探究Lua中的解析表達式
- Lua教程(三):表達式和語句
- Lua表達式和控制結構學習筆記
- Lua中的操作符和表達式總結
- Lua基礎教程之賦值語句、表達式、流程控制、函數學習筆記
- Lua學習筆記之運算符和表達式
- Lua中基本的數據類型、表達式與流程控制語句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