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編寫 VML 很重要的就是要和 數據庫結合,如果和數據庫結合了,讀數據和把數據轉換成 VML 變成了兩部分。如果直接使用 ASP 生成 包含很多 VML 的頁面,一旦數據量多了,整個頁面就變得很龐大,下載速度慢了,IE解釋代碼的速度也慢了,所以用腳本動態生成 VML 變得非常重要了。
用 VML 畫一個示意圖,可以更明確上面的意義:
前面的圖文簡單的說就是:使用一個 Iframe 做后臺,前臺用腳本生成。也許擔心,后臺已經完成了,但前臺還沒有初始化的情況,你可以放心,因為讀數據的過程肯定相對要慢,如果擔心數據量少,只要你把腳本放在 Body 前面,Iframe 放在 Body 的最后面,就不會產生同步錯誤的問題了。
現在來具體講講如何用腳本動態產生 VML 。其實這和用腳本動態產生 HTML 是一樣的過程。
html xmlns:v="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head>
title>動態創建VML/title>
/head>
STYLE>
v\:* { BEHAVIOR: url(#default#VML) }
/STYLE>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function createPoint(x,y,v)
{
var strElement="v:rect title='"+v+"' style='top:"+x+";left:"+y+"width:100;height:100'>/v:rect>";
var newPoin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trElemnt);
group1.insertBefore(newPoint);
}
/script>
body>
v:group ID="group1" style="WIDTH:200px;HEIGHT:200px;" coordsize = "200,200">
/v:group>
iframe src="readData.asp" name="data" style="display:none">/iframe>
/body>
/html>
相應的在 readData.asp 里面:
script>
%
'數據庫連接部分
'讀數據部分
Do Until rs.EOF
%>
parent.createPoint(%=x%>,%=y%>,%=value%>);
%
Loop
'數據庫關閉部分
%>
/script>
上面的顏色采用 HomeSite 4.5.2風格
看完上面的,是否對這種模式有所理解呢?下面談談動態生成 VML 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先說說 document 的 createElement 方法。IE版本不同, createElement 的使用也有所區別,在早期版本的IE, createElement 只能創建 Select 里面 OPTION ,比如說 var newOption=document.createElement("OPTION"); 但在 IE5.0 以后,createElement 可以創建所有的對象,使用的方式是 var newElement=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id='oDIV'>/div>"); 注意到沒有,這里的參數必須是個完成的 HTML 標記,而不是 DIV,用這個方法的好處就是,可以用一個語句把新創建的對象描述清楚。insertBefore 方法很好用,它把新創建的對象插入到 最后。
我們一開始就有了 Group1 ,所有以后動態生成的 VML 直接插入到 Group1 的后面就可以了。曾經做了三個實驗,第一個是普通的,用ASP生成 VML 代碼;第二個是不用Iframe,在同一個頁面生成腳本;第三個就是上面的例子,使用Iframe 產生腳本。結果在大數據量的條件下,效率最高的是第三個,其次是第二個,第一個有明顯的慢的感覺。
接下來的一節,將講述VML最激動人心的功能,放大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