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3年來,Facebook用戶數量一直以令人驚異的速度增長,現已突破20億大關,成為全球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社交媒體帝國。
鈦媒體注:2004年,哈佛大學本科二年級學生馬克·扎克伯格創建了Facebook網站。13年來,Facebook用戶數量一直以令人驚異的速度增長,現已突破20億大關,成為全球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社交媒體帝國。
增長團隊是造就Facebook輝煌的最大功臣。他們采用一套系統性方法——“數據科學”和“移情理解”雙管齊下,準確了解用戶的需求,而后迅速采取行動,滿足需求。比來,《快公司》采訪了Facebook增長團隊負責人,揭開這支偉大而強悍的團隊的神秘面紗。
快速持久,令人驚嘆
2004年2月9日,哈佛大學校刊《哈佛深紅報》刊登了一篇名為“數百人注冊新網站Facebook”的報道。報道稱,馬克·扎克伯格體現,截至昨天下午,已有超過650人注冊成為Facebook用戶。據他估計,截至今天早上,將有900名學生成為Facebook用戶。扎克伯格說:“現在就擁有這么多用戶,我感到非常欣慰。”
在哈佛大學上二年級的時候,扎克伯格創建了Facebook網站,幫手同學們彼此聯系。從Facebook上線的那一刻起,這家社交網站便不停發展壯大。創立之初,Facebook就讓《哈佛深紅報》感到驚訝,上線后不到一周便拿下900名用戶。隨著時間的推移,Facebook的用戶量一次又一次突破大關,并登上頭版頭條。2008年,Facebook用戶達到1億,2010年達到5億,2012年達到10億。
在每月活躍用戶量達到10億后不到5年,也就是現在,Facebook的用戶量已突破20億大關。創建以來的十三年時間里,Facebook新用戶數量一直以令人驚異的速度增長。對于Facebook來說,博得新用戶成為一件唾手可得的事情。對此,Facebook負責增長的副總裁哈維爾·奧利文(Javier Olivan)也感到不成思議。

Facebook負責增長的副總裁哈維爾·奧利文(Javier Olivan)
比來,《快公司》科技編纂哈利·麥克拉肯拜訪加州門洛帕克的Facebook總部。奧利文向他體現:“我一度認為只有在我們推出大量差別的語言版本,觸及到差別國家的大量人群之后,我們才會迎來最快增長。但短短幾年之后,我們便進入最高增長期。”
雖然奧利文并未預見到Facebook能夠在全球取得如此巨大持久的成功,但他卻是成功背后的主要鞭策者之一。10年前,他是Facebook第一支致力于擴大用戶群的團隊的創始成員,一直努力至今。
Facebook的增長團隊最初有8名成員,包孕社會福利副總裁內奧米·格蕾特、核心數據科學主管丹尼·費蘭特以及增長營銷、分析和國際化副總裁亞歷克斯·舒爾茨。
在科技產業,無數人羨慕他們的工作,紛紛慕名效仿。他們也愿意分享本身的專長和經驗,解釋Facebook的其它主要辦事——Instagram、WhatsApp和Messenger為何能夠實現快速增長。
重新定義增長方式
通過認真探究所取得經驗的方方面面以及Facebook的增長方式,這支團隊重新定義了互聯網企業如何實現規模增長。格蕾特體現:“我們是第一批真正采用數據和產品驅動手段,以此實現增長的團隊之一。傳統不雅觀點認為,增長主要是業務部門的責任。公關和營銷部門的責任則是提高熱度和關注度。”
格蕾特結業于斯坦福大學,結業論文圍繞微型創業公司展開。2005年,她加盟Facebook,是Facebook資格第二老的員工,僅次于扎克伯格。
這些老兵以及隨后幾年加入的新人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效率。此外,他們也從未將本身的使命局限于擴大用戶群。Facebook致力于通過太陽能無人機等手段,為世界上的更多地區送去互聯網,因為Facebook意識到,只有網民數量的不停增長,才能確保他們的辦事始終連結增長態勢。
此外,Facebook還不停推出新功能和辦事,例如“安適確認”功能。這項功能讓Facebook用戶在遭遇災難事件時標記本身是安適的,例如自然災難。“安適確認”也出自增長團隊之手。比來推出的“來‘贊’助我”工具則可用于個人慈善募款。
Facebook甚至利用增長團隊的學識推出相關舉措,打擊假帳戶或令人反感的內容。在決定將Messenger剝離出主要辦事,整合到一個自家研發的應用時,Facebook要求增長團隊對整個過程進行監督。

Facebook最初6年的用戶人數增長曲線。2010年,月度用戶人數達到5億。
如果說所有這些相互不相干的功能和工具有什么共同點的話,,那就是它們的成功都離不開“數據科學”和“移情理解”雙管齊下的舉措。通過這種雙管齊下,Facebook得以準確了解消費者的需求。這種方式由增長團隊在早期提出,現在仍用于新項目和新動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