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什么時候上市?”互聯網十大未解之謎,終于解開了一個。搜狐2017Q2 財報和搜狗CEO王小川的內部信,直指同一個消息:搜狗計劃向SEC提交文件,將在美IPO。
擬議中IPO的發行數量和募資金額還未確定,不過搜狐也體現,在市況允許情況下,搜狗IPO可能會盡快展開。說了多年的上市,這次終于塵埃落定,而此時距搜狗 2004 年“誕生”于搜狐已有 13 年。
搜狗背后的母公司搜狐,股價盤前大漲22%。不過實際上, 5 月 8 日搜狐向美國SEC提交的10-Q文件顯示,截至 2017 年 3 月 31 日,搜狗持有的普通股和優先股,具體由四方共同持有:騰訊對搜狗持股45.3%,搜狐為39.3%。而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張朝陽的投資主體Photon
Group Limited比例為9.6%;搜狗和搜狐的核心骨干持股比例為5.8%。
騰訊,已然成為搜狗背后最大的單一股東
正如有的媒體所評論“搜狐給了基因和放權,騰訊給了流量和資金。”騰訊在搜狗的上市之路中起到的作用,,遠非簡單的資金支持。在騰訊龐大生態鏈之下,搜狗打通的流量資源不成同日而語。
2013 年 9 月,騰訊向搜狗注資4. 48 億美元,并將搜搜和QQ輸入法業務與搜狗現有業務進行合并。搜狗搜索全面入駐騰訊的各條產品線,同時獨家接入千萬微信公眾號數據,推出微信搜索垂直頻道,在進一步擴大與競爭對手差異化的同時,獲得了一個絕佳的流量增長入口。而這,奠定了搜狗規模性盈利的基礎。
隨后的 2015 年 11 月,騰訊投資知乎,搜狗跟投并設立了知乎搜索,為搜狗搜索再次注入獨有內容,深化搜狗差異化布局,也進一步強化了搜狗移動搜索的“內容入口”。差異化競爭力為搜狗帶來的勢能是驚人的,在王小川的內部信中提到“(搜狗2017Q2)移動端搜索流量增長50%以上,鞭策搜狗搜索整體流量比一年前增長24%。移動搜索收入對整體搜索收入的貢獻由去年同期的49%提升至76%。”
這個數據回擊了此前“騰訊做搜索,對搜狗造成壓力”的論調。事實上,搜狗與騰訊在產品合作方面還在不停取得新的進展,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百科產品之一,搜狗百科為微信內搜索提供獨家百科內容,搜狗機器問答技術為騰訊智能辦事開放平臺云小微提供技術支持。
借力騰訊支持,搜狗說給本錢市場的故事:人工智能
對于互聯網公司來說,關注巨頭背書是一部分,本錢市場要看的故事,更多來自于他們眼中的未來是什么。顯然,王小川和搜狗給出的答案是人工智能。
王小川在內部信里把“搜狗唯一的懸念”歸結于“搜狗是否能在搜索領域實現顛覆,是否能在人工智能領域引領重大的創新。”搜狗的保留問題早已無人懷疑,而在被視作未來的人工智能領域,搜狗瞄準了語言理解。換用王小川的話說,就是“搜狗是為語言理解而生的”。

搜狗的兩大核心產品搜索和輸入法,搜索追求語言理解的進展,輸入法也專注在自然語言的計算與處理。“基于對自然語言的交互和計算,將搜索升級到問答系統,將輸入法升級到對話系統,并通過翻譯將中文世界與全世界連接”王小川已經將產品的未來條分縷析。
搜狗人工智能故事的高潮部分正在于此。從搜狗捐贈清華大學1. 8 億元,聯合成立天工智能計算研究院開始,搜狗以語言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術,逐步以問答、語音、翻譯等形態應用于搜索和輸入法等產品里。好比在輸入法中大施拳腳的語音輸入,好比已經在世界互聯網大會、香港RISE大會等國際峰會上擔綱會議同傳的搜狗機器同傳。
大腿和故事之外,搜狗穩健的營收能力是IPO的基石
嚴格說來,人工智能并不只是“故事”,也并非只存在于搜狗的未來規劃中。人工智能給搜狗帶來了顯而易見的商業效益,好比搜狗手機輸入法的語音輸入日頻次已達2. 6 億次,比一年前增長80%以上,是中國第一大語音輸入應用。這也是大腿和故事之外,另一個IPO中無法跳過的元素,“數據”。
毋庸置疑的是,搜狗的財報數據同樣亮眼。王小川的內部信顯示,第二季度搜狗營收人民幣14. 5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6%。梳理歷史數據不難發現,搜狗已實現連續數年規模性盈利,是中國互聯網少有的盈利企業。其 2016 年全年財報顯示, 2016 年全年搜狗營收達到 44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
目前來看,搜狗的上市可以說盈利能力有,具體背書有,還有關于未來的概念,萬事俱備,東風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