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人工智能的概念由來已久,但隨著算法的突破和計算能力的增強,人工智能的浪潮近年來才開始席卷全球,甚至演釀成各個行業競爭的焦點。“關注AI技術、洞察產品市場,加速產業布局”,眾多企業希望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的落地應用在未來市場搶占先機。而新興的AI創業企業也在全球范圍內不停涌現。人工智能的興起引起了互聯網科技媒體的廣泛關注,但對于已經到來的AI時代來說,人們更需要聚焦于人工智能領域的專業媒體,以整個AI行業為大配景,向社會展現與AI相關的一切。
近日,一家專注人工智能領域的新銳媒體“未來圖靈”正式上線,與傳統互聯網媒體和早先起步的AI媒體差別,未來圖靈不但僅關注技術的革新,更側重于展現AI與普通人息息相關的一面。

(一)人們需要一個專業垂直的媒體駕馭人工智能的脈搏
“未來圖靈”是人工智能領域的全媒體,以“圖文+視頻+音頻”的多元內容形式展開對行業的不雅觀察。未來圖靈在內容上,將晦澀專業的內容轉化成大眾可以接受的新聞,只要是對人工智能有興趣的讀者用戶,無論是否具備專業的知識積累,都可以快速全面地了解整個行業的動態和格局。未來圖靈已經初步建成了傳播矩陣,在其官方網站、新浪微博、微信公眾平臺等平臺和渠道上均有呈現。
除了日常的新聞報道外,未來圖靈還打造了首檔AI領軍人訪談類節目《AI百人》,據了解該節目會以人機對話的形式,邀請頂級AI行業領軍者呈現獨家不雅觀點。未來圖靈還將成為人工智能意見領袖的內容平臺,中國傳媒大學大數據專家沈浩教授等人已成為未來圖靈的合作名家,未來將在其網站等平臺上發布獨家知識課程。
為幫手普通人更好地了解人工智能,未來圖靈還創辦了“創新傳播工作室”,將按期推出相關創意作品,發現AI新鮮趣事,以新穎活潑的形式將AI信息傳遞給普通大眾,力圖實現“在這里,,人人讀得懂人工智能。”
(二)人工智能將迎新發展浪潮 未來圖靈開啟新科技時代
本年7月,國務院將人工智能上升為國家戰略,人工智能產業加速落地。據統計,2016年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達到95.6億元,同比增長37.9%。預計到2022年,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680億元。在“語音識別、深度學習算法、計算機視覺、自動駕駛”等細分領域,中國企業和科研機構的技術水準處在世界領先的位置。以“BAT”為代表的科技巨頭,通過自身研究、投資并購等不停加大對人工智能領域的投入,阿里巴巴有在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搜索/保舉算法等偏重建立平臺的標的目的發力人工智能,騰訊的人工智能研究室則偏向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百度把無人汽車、語音識別、圖像識別和深度學習作為研究標的目的,重點在語音搜索以及無人車上。
算法技術的不停進步和發展,讓人工智能越來越頻繁和便當地走進人們的生活。智能音箱、語音助手、人臉識別支付等AI技術應用已經逐漸成為生活中的重要組成,未來人工智能還將繼續鞭策醫療、金融、客戶辦事等眾多行業的升級和厘革。對于任何人而言,了解并關注人工智能,都不再是別致時髦的事情,而是成為了人人必備的基本信息。